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协商公众号事实上是没有法定性质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勾销协商公众号是合法的。协商公众号通常是由个人或组织创建和管理的一种基于公众号平台的自媒体。公众号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新闻资讯、科技咨询、生活趣闻等等,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范协商公众号的管理和运营。
首先,公众号的内容并不受到专门的法律监管,因此其合法性主要取决于内容的是否合法。如果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或者侵权传播谣言等,那么相关的主管部门有权进行查处和勾销。但是如果公众号的内容合法合规,那么勾销公众号就是不合法的行为。
其次,协商公众号通常是由个人或组织自主创建和运营的,其所有权和管理权也在创建者手中。只要公众号的创建者同意勾销公众号,那么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并没有违法之处。在《民法总则》中规定,民事主体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合法财产,包括公众号这样的虚拟财产,因此勾销公众号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最后,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公众号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但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对于协商公众号的管理规定。因此在法律上并不能认为勾销协商公众号是不合法的行为。
总的来说,勾销协商公众号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并没有违法之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进行恶意勾销或滥用权力的行为。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加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管理制度,为协商公众号的合法管理提供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