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是中国著名的短视频分享平台之一,它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抖音的垄断地位,而且也受到了外国媒体的关注。在全球短视频市场上,快手是贡献最多的中国平台之一,拥有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之一。国际知名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也对快手进行了分析和报道。
快手目前不仅在中国,也在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拥有海外用户。这些外国媒体报道了快手的商业模式、用户口碑、行业竞争等方面。下面对部分外媒报道进行简要梳理:
《CNN》报道称,快手成立于2011年,开始是一个卖二手物品的平台。直到2016年,快手开始进入短视频领域,崛起之路开始。快手被称为中国年轻人用得最多的网站之一,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每个人平均每天在平台上花费超过60分钟。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快手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增长,这给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 和 Snap产生了压力。快手的日活跃用户超过了抖音,距离抖音仅有一步之遥。快手的成功,归功于其专注本土化服务,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流量。
《金融时报》分析称,快手在农村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因为快手提供了一种让农民展示他们的农作物和生活的机会。2019年农村市场已成为快手的重点发展领域。这给快手带来了非常高的曝光率和增长机会。
《纽约时报》评论称,快手的成功相比抖音并不出奇,但它的成功在其他方面是中国式的,即依靠大量的投资、进入本土市场和政治关系来实现快速发展。快手拥有中国政治和商业人物的支持,这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帮助。
总之,快手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的关注,其商业模式和用户群体的规模、口碑、行业竞争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分析和报道。随着快手的国际化步伐加速,相信今后也会受到更多相关媒体的关注。